容器进程
使用容器的理想境界是一个容器只启动一个进程,但这在现实应用中有时是做不到的。
比如说,在一个容器中除了主进程之外,还会启动辅助进程,做监控或者日志;再比如说,把原来运行在虚拟机的程序移到容器里,这些程序本身就是多进程的。一旦启动了多个进程,在容器里就会出现一个 pid 1,也就是 1 号进程或者 init 进程,然后由这个进程创建出其他的子进程。
init 进程
Linux 操作系统,在系统打开电源,执行
BIOS/boot-loader
之后,就会由boot-loader
负责加载 Linux 内核,内核执行文件一般会放在/boot
目录下,文件名类似vmlinuz
*。在内核完成操作系统的各种初始化之后,内核需要执行的第一个用户态程就是
init
进程。内核代码启动 1 号进程的时候,在没有外面参数指定程序路径的情况下,会从几个缺省路径(/sbin/init
,/etc/init
,/bin/init
,/bin/sh
)尝试执行 1 号进程的代码,从内核态切换到用户态。
目前主流的 Linux 发行版,都把
/sbin/init
作为符号链接指向Systemd
(/sbin/init -> /lib/systemd/systemd
)。Systemd 是目前最流行的 Linux init 进程,之前还有 SysVinit、UpStart 等 Linux init 进程。它们最基本的功能是创建出 Linux 系统中其他所有的进程,并且管理这些进程。
一旦容器建立自己的 Pid Namespace(进程命名空间),这个 Namespace 里的进程号也是从 1 开始标记的。1 号进程是第一个用户态的进程,由它直接或者间接创建 Namespace 中的其他进程。
Linux 信号
运行 kill 命令其实在 Linux 里就是发送一个信号。
信号的编号在所有类 Unix 系统上都是一样的,编号 1-31 共 31 个 POSIX 标准里的信号,编号 32-64 共33个 real-time 信号扩展。信号(Signal)其实就是 Linux 进程收到的一个通知。这些通知产生的源头有很多种,通知的类型也有很多种。比如下面这几个典型的场景:
按下键盘“
Ctrl+C
”,当前运行的进程就会收到一个信号SIGINT(2)
而退出;如果代码写得有问题,导致内存访问出错了,当前的进程就会收到另一个信号
SIGSEGV(11)
;执行
kill
命令直接向进程发送信号,缺省发送SIGTERM(15)
,指定信号类型,如"kill -9
"发送SIGKILL(9)
信号。
进程在收到信号后,会做相应的处理,对于每一个信号,进程对它的处理都有三个选择。
忽略(Ignore),对这个信号不做任何处理。对于
SIGKILL(9)
和SIGSTOP(19)
信号进程不能忽略,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为内核和超级用户提供删除任意进程的特权。捕获(Catch),让用户进程可以注册针对这个信号的自定义 handler(如 graceful-shutdown)。对于
SIGKILL(9)
和SIGSTOP(19)
信号不能有用户自己的处理代码,只能执行系统的缺省(Default)行为。缺省(Default),Linux 为每个信号都定义了一个缺省的行为,官方文档记录了每个信号的缺省行为。对于大部分的信号而言,应用程序不需要注册自己的 handler,使用系统缺省定义行为就可以了。
发送信号
运行
kill 1
这个命令把SIGTERM(15)
信号发送给 init 进程,如下图带箭头虚线。在 Linux 实现里,kill
命令调用了kill()
系统调用(内核的调用接口)而进入到了内核函数sys_kill()
,如下图实线箭头。内核把信号发送给 init 进程时,调用
sig_task_ignored()
这个函数来判断是否要把发送的这个信号忽略掉。如果信号被忽略,那么 init 进程就不能收到指令了。
init 进程能否收到信号的关键是 sig_task_ignored()
这个内核函数的实现,从代码注释看,关键是第二个 if 语句,其中包含 3 个判断条件。
unlikely(t->signal->flags & SIGNAL_UNKILLABLE)
进程是否为 SIGNAL_UNKILLABLE
每个 Namespace 的 init 进程建立时会打上 SIGNAL_UNKILLABLE
标签
handler == SIG_DFL
handler 是否为系统缺省值
用户没有针对该信号注册自定义handler,则使用系统缺省 handler
!(force && sig_kernel_only(sig)))
同一个 Namespace 里发出的信号 force 为 0,只有 SIGKILL(9)
和 SIGSTOP(19)
时 sig_kernel_only()
返回 1
比如在容器内执行 kill 命令,则 force 为 0
最关键的就是 handler == SIG_DFL
,内核针对每个 Namespace 里的 init 进程,把只有 default handler 的信号都忽略了,所以需要为 init 进程注册自定义的 handler 来捕获信号。
SIGKILL(9)
信号是不允许注册自定义 handler 的,所以发送给 init 进程的SIGKILL(9)
信号都会被内核忽略掉,因此 init 进程无法被SIGKILL(9)
信号杀死,而可以被注册了自定义 handler 的SIGTERM(15)
信号杀死。
进程处理信号
在Linux下,找到进程的 PID,然后查看/proc/$PID/status
,包含描述哪些信号被阻止(SigBlk),被忽略(SigIgn)或被捕获(SigCgt)的行。
查看 init 进程的信号注册情况,即 SigCgt Bitmap 的值,对应位为 1 表示该信号注册了自定义 handler,数据保存在 /proc/1/status
中。
右边的数字是位掩码。如果将其从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则每个1位代表捕获的信号,从1开始从右到左计数。因此,通过解释SigCgt行,我们可以看到我的init进程正在捕获以下信号:
Golang 程序:很多信号都注册了自定义 handler,包括
SIGTERM(15)
信号,即 bit 15Clang 程序:缺省状态下, 没有给任何信号注册自定义 handler
shell 程序:为
SIGINT(2)
和SIGCHLD(17)
注册了自定义 handler,即 bit 2 和 17
在容器中,1 号进程永远不会响应 SIGKILL(9)
和 SIGSTOP(19)
这两个特权信号;对于其他的信号,如果用户自己注册了 handler,1 号进程可以响应。
进程状态
在 Linux 内核中进程/线程都用
task_struct{}
这个结构来表示,是 Linux 里基本的调度单位。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进程“活着”的时候就只有两个状态:
运行态
TASK_RUNNING
进程处于运行中或者在 run queue 队列中
ps 命令显示进程状态为 R STAT
睡眠态
TASK_INTERRUPTIBLE(可被打断)
TASK_UNINTERRUPTIBLE(不可被打断)
进程等待某个资源(信号量,磁盘IO等)而进入的状态,进程处于 wait queue 队列中
ps 命令显示进程状态为S
ps 命令显示进程状态为D STAT
进程调用 do_exit()
退出的时候也有两个状态:
退出
EXIT_DEAD
进程在真正结束退出的那一瞬间的状态
僵尸
EXIT_ZOMBIE
进程在 EXIT_DEAD 前的一个状态,每个进程都会进入这个状态,只有僵尸进程处于这个状态
ps 命令显示进程状态为 Z STAT
为什么先进入僵尸状态而不是直接消失?是留给父进程一次机会,查看子进程的 PID、终止状态(退出码、终止原因,比如是信号终止还是正常退出等)、资源使用信息。如果子进程直接消失,那么父进程没有机会掌握子进程的具体终止情况。一般情况下,程序逻辑可能会依据子进程的终止情况做出进一步处理:比如 Nginx Master 进程获知 Worker 进程异常退出,则重新拉起来一个 Worker 进程。
进程调用 do_exit()
函数后 task_struct{}
里的 mm/shm/sem/files
等文件资源(/proc/$pid
目录中)都已经释放了,只留下了一个 stask_struct
instance 空壳,这个进程不再响应 SIGKILL(9)
和 SIGTETM(15)
信号。这就意味着,残留的僵尸进程,在容器里仍然占据着进程号资源,很有可能会导致新的进程不能运转。
僵尸进程
父进程在创建完子进程之后就不管了,这就是造成子进程变成僵尸进程的原因。在 Linux 中的进程退出之后,如果进入僵尸状态,只能通过父进程调用如下系统调用回收僵尸进程最后的系统资源,如进程号资源:
wait()
:阻塞的调用,如果没有子进程是僵尸进程,这个调用就一直不会返回,整个进程就会被阻塞住。waitpid()
:非阻塞调用,有一个参数WNOHANG
,表示如果在调用的时候没有僵尸进程,那么函数就马上返回。
容器中所有进程的最终父进程,就是 init 进程,由它负责生成容器中的所有其他进程。因此,容器的 init 进程有责任回收容器中的所有僵尸进程。
进程数目
一台 Linux 机器上的进程总数目是有限制的。如果超过这个最大值,那么系统就无法创建出新的进程了,这个最大值在 /proc/sys/kernel/pid_max
这个参数中看到。
CPU <= 32: pid_max = 32 * 1024
CPU > 32: pid_max = N * 1024
fork bomb: 在计算机中,通过不断建立新进程来消耗系统中的进程资源,是一种黑客攻击方式。同样,容器中的进程数就会把整个节点的可用进程总数给消耗完。
如果机器的进程资源耗尽,节点本身和节点上运行的容器都将无法工作,会收到如 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的错误信息,因此需要限制每个容器的最大进程数,通过 pids Cgroups 子系统完成。
在一个容器建立之后,创建容器的服务会在 /sys/fs/cgroup/pids
下建立一个子目录(控制组):
pids.max
:限制这个容器中允许的最大进程数目pids.current
:显示这个容器中当前运行的进程数目
进程优雅退出
退出前的清理通常是在
SIGTERM(15)
信号用户注册的 handler 里进行,如清理远端链接,清理本地数据等,可以避免远端和本地发生错误,减少丢包等问题。如果收到SIGKILL(9)
就没有机会执行这些清理工作。
无论是 Kubernetes 中删除 Pod 或是 Docker 停止容器,都是通过 Containerd 服务向容器的 init 进程发送一个 SIGTERM(15)
信号,在 init 进程退出后,容器内的其他进程也立刻退出了。需要注意的是,init 进程收到的是 SIGTERM(15)
信号,其他进程收到的是 SIGKILL(9)
信号。
当 Linux 进程收到 SIGTERM(15)
信号并且使进程退出,这时内核处理进程退出的入口点就是 do_exit()
函数,它会释放进程的相关资源,比如内存,文件句柄,信号量等等。
在做完这些工作之后,它会调用一个 exit_notify()
函数,用来通知和这个进程相关的父子进程等。对于容器来说,还要考虑 Pid Namespace 里的其他进程。这里调用的就是 zap_pid_ns_processes()
函数,而在这个函数中,如果是处于退出状态的 init 进程,它会向 Namespace 中的其他进程都发送一个 SIGKILL(9)
信号。
为了让容器中所有的进程都收到 SIGTREM(15)
信号,并进行退出前的清理,可以让容器 init 进程来转发 SIGTERM(9)
信号,并且在收到所有子进程退出的 SIGCHLD(17)
信号之后, init 进程再退出。比如 Docker Container 里使用的 tini 作为 init 进程,会调用 sigtimedwait()
来查看自己收到的信号,然后调用 kill()
把信号发给子进程。
缺省情况下,tini 转发的信号不会发送给孙子进程,当设置 kill_process_group > 0 且子进程和孙子进程在同一个 process group 时,会将信号转发给孙子进程。
信号对应的系统调用
信号是 Linux 进程收到的一个通知,进程对信号的处理包括两个问题,一个进程如何发送信号,另一个进程收到信号后如何处理。
CPU
Kubernetes 使用 Request CPU 和 Limit CPU 来定义 CPU 相关资源,最后会通过 CPU Cgroup 的配置实现控制容器 CPU 资源的作用。
CPU 使用的分类
如下运行 top 命令后的输出,%Cpu(s)
开头的这一行表示 CPU 的各种使用情况。
如下图所示,假设只有一个 CPU 的情况下。
us
user
Linux 用户态 CPU 时间,不包括低优先级进程的用户态时间(nice值1-19)
普通用户程序只要没有系统调用,消耗的 CPU 都属于 us
sy
system
Linux 内核态 CPU 时间
执行系统调用(如读取文件read()
),进行一些文件系统层的操作,消耗的 CPU 属于 sy
ni
nice
低优先级(nice值1-19)的进程用户态 CPU 时间
优先级比较低的进程
wa
iowait
等待 Disk I/O 的时间
read()
系统调用向 Linux 的 Block Layer 发出 I/O Request 触发真正的磁盘读取操作,进程被设置为 TASK_UNINTERRUPTIBLE,这段时间的消耗属于 wa
id
idle
系统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间
CPU 上没有需要运行的进程
hi
hardware irq
CPU 处理硬中断的时间
机器收到一个网络数据包时,网卡会发出一个中断,CPU 响应中断,然后进入中断服务程序
si
soft irq
CPU 处理软中断时间
发生中断后的工作必须完成,如果比较耗时就需要软中断,比如从网卡收数据包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通过软中断来处理的
st
steal
同一台宿主机上的其他虚拟机抢走的 CPU 时间
在虚拟机中使用的概念
无论是硬中断(hi)或者软中断(si),它们的 CPU 时间都不会计入进程的 CPU 时间,这是因为本身它们在处理的时候就不属于任何一个进程。
CPU Cgroup
Cgroups 是对指定进程做计算机资源限制的,CPU Cgroup 是用来限制进程的 CPU 使用的。进程的 CPU 使用包含 2 部分,用户态的 us 和 ni 以及内核态的 sy。对于 wa、hi、si 这些 I/O 或者中断相关的 CPU 使用是不会被 CPU Cgroup 限制的。
每个 Cgroups 子系统都是通过一个虚拟文件系统挂载点的方式,挂到一个缺省的目录下,CPU Cgroup 一般在 Linux 发行版里会放在 /sys/fs/cgroup/cpu
这个目录下。在这个子系统的目录下,每个控制组(Control Group) 都是一个子目录,各个控制组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树状的层级关系(hierarchy)。
完全公平调度程序(CFS) — 一个比例分配调度程序,可根据任务优先级 ∕ 权重或 cgroup 分得的份额,在任务群组(cgroups)间按比例分配 CPU 时间(CPU 带宽)。
实时调度程序(RT) — 一个任务调度程序,可对实时任务使用 CPU 的时间进行限定。一般一些嵌入式实时的程序需要实时调度。
cgroup.procs
当前控制组限制的进程号
cpu.cfs_period_us
CFS 算法的调度周期
100000us=100ms
上限1m,下限100us
cpu.cfs_quota_us
CFS 算法中一个调度周期里这个控制组被允许的运行时间,这是绝对值
-1
单位微秒
cpu.shares
控制组之间的 CPU 分配比例,整个节点 CPU 跑满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
1024表示获得1个CPU的比例
cpu.stat
报告 CPU 时间统计
nr_periods — 经过的周期间隔数(cpu.cfs_period_us),nr_throttled — cgroup 中任务被节流的次数(即耗尽所有按配额分得的可用时间后,被禁止运行),throttled_time — cgroup 中任务被节流的时间总计(以纳秒为单位)
cpu.rt_period_us
设定在某个时间段中 ,每隔多久,cgroup 对 CPU 资源的存取就要重新分配
单位为微秒us
只可用于实时调度任务
cpu.rt_runtime_us
在某个时间段中, cgroup 中的任务对 CPU 资源的最长连续访问时间
单位为微秒us
只可用于实时调度任务
cpu.shares:控制组A(1024),控制组B(3072),那么A与B的比值是1:3,在一台 4 个 CPU 的机器上,当 group3 和 group4 都需要 4 个 CPU 的时候,它们实际分配到的 CPU 分别是这样的:group3 是 1 个,group4 是 3 个。
有两种类型的 cgroup(Linux 术语中的控制器)用于执行 CPU 隔离:CPU qouta 和 cpuset 。它们都控制允许一组进程使用多少 CPU,但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通过 CPU 时间配额和 CPU pinning。
CPU Quota
CPU 控制器使用 quota 来实现隔离。对于一个CPU 集,指定允许的 CPU 比例(核心)。使用以下公式将其转换为给定时间段(通常为 100 毫秒)的 quota:quota = core_count * period
。
在上面的例子中,有一个需要 2 个内核的容器,这相当于每周期需要 200 毫秒的 CPU 时间。
由于容器内存在多进程/线程,这种方法被证明是有问题的。这会使容器过快地用完配额,导致它在剩余时间段内受到限制。如下图所示:
对于提供低延迟请求的容器来说,由于 CPU 节流,通常只需要处理几毫秒的请求可能需要处理超过 100 毫秒。
简单的解决方法是为进程分配更多的 CPU 时间。虽然有效,但是成本太高。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根本不使用隔离。然而,这对于同一宿主机上的工作负载来说,可能会被一个进程占用所有的 CPU 时间片。
cpusets
cpuset 控制器使用 CPU pinning 而不是 quota,这限制了一个容器可以在哪些内核上运行。也就是说可以将所有容器分布在不同的核上,以便每个核只服务于一个容器。这样就实现了完全隔离,不再需要 quota 或 throttle,换句话说,可以用延迟的一致性和更繁琐的核管理,来与处理突发和简单配置进行妥协。上面的例子看起来像这样:
两个容器在两组不同的内核上运行。它们被允许在这些核心上尽可能地使用,但不能使用未分配的核心。这样节流现象消失了,因为容器能够自由使用所有分配的内核。更有趣的是,由于容器能够以稳定的速率处理请求,P99 的延迟也得到了改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消除了严重的节流,延迟下降了50%左右。
**注意事项:**使用 cpusets 也有负面影响。特别是,P50 延迟通常会增加一点,因为它不能使用未分配的核心。结果 P50 和 P99 的延迟变得更接近,这通常是可取的。
为了使用 cpusets,容器必须绑定到核心。正确分配内核需要一些关于现代 CPU 架构如何工作的背景知识,因为错误的分配会导致性能显著下降。CPU 通常围绕以下结构构建:
一台物理机可以有多个 CPU 插槽
每个插座都有独立的 L3 缓存
每个 CPU 有多个核心
每个核心都有独立的 L2/L1 缓存
每个核心都可以有超线程
超线程通常被视为核心,但分配 2 个超线程而不是 1 个可能只会将性能提高 1.3 倍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选择正确的内核实际上很重要。最后一个问题是编号不是连续的,有时甚至不是确定性的——例如,拓扑可能如下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容器被安排在物理套接字和不同的内核上,这会导致性能下降,由于错误的套接字分配,P99 延迟降低了多达 500%。为了处理这个问题,调度器必须从内核收集确切的硬件拓扑,并使用它来分配内核。原始信息在 /proc/cpuinfo
中找到:
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分配物理上相互接近的核心:
虽然 cpusets 解决了大部分延迟的问题,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权衡:
**无法分配小数核心。**这对于数据库进程来说不是问题,因为它们往往很大,因此向上或向下舍入不是问题。但是,这确实意味着容器的数量不能大于内核的数量,这对于某些工作负载来说是有问题的。
**系统范围的进程仍然可以窃取时间。**例如,通过 systemd、kernel workers 等在宿主机上运行的服务,仍然需要在某个地方运行。理论上也可以将它们分配给一组有限的内核,但这可能很棘手,因为它们需要的时间与系统负载成正比。一种解决方法是在容器子集上使用实时进程调度。
**需要进行碎片整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用内核将变得碎片化,并且需要移动进程以创建连续的可用内核块。这可以在线完成,但是从一个物理套接字移动到另一个将意味着内存访问突然变得远程。
**没有突发限制。**有时你可能希望使用主机上未分配的资源来加速正在运行的容器。上面讨论的是独占 cpusets,但可以将同一个核心分配给多个容器(即 cgroups),也可以将 cpusets 与 qouta 结合使用,这允许突破限制。
Kubernetes 中 CPU 资源限制
cpu.shares 对应 request 的值,将 request 的值 n 乘以 1024 设置到 cpu.shares,保证即使节点 CPU 都被占满,也能获得的 CPU 数目。
cpu.cfs_quota_us 对应 limit 的值,将 limit 的值 n 乘以 cpu.cfs_period_us 设置到 cpu.cfs_quota_us,保证 CPU 的使用上限。
进程和系统 CPU 使用率
top 工具主要显示了宿主机系统整体的 CPU 使用率,以及单个进程的 CPU 使用率。没有现成的工具可以得到容器 CPU 开销。
进程 CPU 使用率
对于每个进程,在 proc 文件系统中都会有每个进程对应的 stat 文件(/proc/[pid]/stat
) 实时输出了进程的状态信息,比如进程的运行态(Running 还是 Sleeping)、父进程 PID、进程优先级、进程使用的内存等等总共 50 多项。
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指标:
utime:表示进程的用户态部分在 Linux 调度中获得 CPU 的 ticks
stime:表示进程的内核态部分在 Linux 调度中获得 CPU 的 ticks
ticks 是 Linux 操作系统中的一个时间单位。在 Linux 中有自己的时钟,它会周期性地产生中断。每次中断都会触发 Linux 内核去做一次进程调度,而这一次中断就是一个 tick。因为是周期性的中断,比如 1 秒钟 100 次中断,那么一个 tick 作为一个时间单位看的话,也就是 1/100 秒。
utime 和 stime 这两个指标都是累计值,表示从进程开始运行到现在,如果需要计算瞬时值的话,就需要分别求出某一时间间隔(如1秒)内的增量。
进程 CPU 使用率 = ((utime2-utime1)+(stime2-stime1))*100.0/(HZ* et * 1)
(utime2-utime1)+(stime2-stime1):表示的是某个时间间隔内进程总的 CPU ticks
HZ:表示 1 秒钟里 ticks 的次数,Liunx系统中 1 秒钟 100 次
et:表示进程的时间间隔
1: 表示 1 个 CPU
精简一下:进程的 CPU 使用率 =(进程的 ticks/ 单个 CPU 总 ticks)*100.0
系统 CPU 使用率
对于整个系统的 CPU 使用率,这个文件就是 /proc/stat
,在这个文件的 cpu 这行有 10 列数据,而前 8 列数据正好对应 top 输出中"%Cpu(s)"那一行里的 8 项数据,即 user/system/nice/idle/iowait/irq/softirq/steal
这 8 项,这里的值也是累积值。要计算每一种 CPU 使用率的百分比,就要获取一个瞬时的 ticks 变化,比如1秒钟,然后只需要把所有在这 1 秒里的 ticks 相加得到一个总值,然后拿某一项的 ticks 值,除以这个总值。
单个容器的各项 CPU 使用率
在 Cgroup 对应的控制组目录中,有 cpuacct.stat
这个文件里面包含了两个统计值,分别是这个控制组里所有进程的内核态 ticks 和用户态的 ticks,那么可以用计算进程 CPU 使用率的公式,去计算整个容器的 CPU 使用率。
Load Average
CPU Cgroup 可以限制进程的 CPU 资源使用,但是对容器的资源限制是存在盲点的。无法通过 CPU Cgroup 来控制 Load Average 的平均负载。而没有这个限制,就会影响系统资源的合理调度,很可能导致系统变得很慢。
现象:当容器里所有进程的 CPU 使用率都很低,甚至整个宿主机的 CPU 使用率都很低,而机器的 Load Average 里的值却很高,容器里进程运行得也很慢。
Load Average 是一种 CPU 资源需求的度量。
举个例子,对于一个单个 CPU 的系统,如果在 1 分钟的时间里,处理器上始终有一个进程在运行,同时操作系统的进程可运行队列中始终都有 9 个进程在等待获取 CPU 资源。那么对于这 1 分钟的时间来说,系统的"load average"就是 1+9=10,这个定义对绝大部分的 Unix 系统都适用。
对于 Linux 来说,如果只考虑 CPU 资源,Load Averag 等于单位时间内正在运行的进程加上可运行队列的进程,这个定义也是成立的。综上 Load Average 应该是:
不论 CPU 是空闲或满负载,Load Average 都是 Linux 进程调度器中可运行队列(Running Queue)里的一段时间的平均进程数目。
在 CPU 空闲(可运行队列中的进程数目小于 CPU 个数)时,CPU Usage 直接反映到"load average"上,这种情况下,单位时间进程 CPU Usage 相加的平均值应该就是"load average"的值。
在 CPU 满负载时,有更多的进程在排队需要 CPU 资源,这时"load average"就不能和 CPU Usage 等同了。
Load Average 如果只是考虑进程运行队列中需要被调度的进程或线程平均数目是不够的,因为对于处于 I/O 资源等待的进程都是处于 TASK_UNINTERRUPTIBLE 状态的,把处于 TASK_UNINTERRUPTIBLE 状态的进程数目也计入了 Load Average 中。TASK_UNINTERRUPTIBLE 是 Linux 进程状态的一种,是进程为等待某个系统资源而进入了睡眠的状态,并且这种睡眠的状态是不能被信号打断的。
所以对于 Linux 的 Load Average 来说,除了调度器可运行队列(Running Queue)中的进程数目,还有调度器休眠队列(Sleeping Queue)中 UNINTERRUPTIBLE 的进程(显示为 D state,执行ps aux | grep " D "
可查看到)数目也会增加 Load Average。
Load Average= 可运行队列进程平均数 + 休眠队列中不可打断的进程平均数
D 状态进程
在 Linux 内核中有数百处调用点,它们会把进程设置为 D 状态,这在 Linux 里是很常见的,主要集中在 disk I/O
的访问和信号量(Semaphore)锁的访问上,都是对 Linux 系统里的资源的一种竞争。当进程处于 D 状态时,就说明进程还没获得资源,这会在应用程序的最终性能上体现出来,也就是说用户会发觉应用的性能下降了。
D 状态进程导致了性能下降,但目前 D 状态进程引起的容器中进程性能下降问题,Cgroups 还不能解决,因为 Cgroups 更多的是以进程为单位进行隔离,而 D 状态进程是内核中系统全局资源引入的,所以 Cgroups 影响不了它。这就是虽然用 Cgroups 做了配置,保证了容器的 CPU 资源,容器中的进程还是运行很慢的根本原因。
在生产环境中监控容器的宿主机节点里 D 状态的进程数量,然后对 D 状态进程数目异常的节点进行分析,比如磁盘硬件出现问题引起 D 状态进程数目增加,这时就需要更换硬盘。
Last updated